2025手機保險推薦,方案比較、投保流程與常見陷阱
在智慧型手機成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時代,無論是上班、上學、居家或外出,幾乎都會攜帶手機。手機價格與維修成本不斷攀升,螢幕破裂動輒上千元,若更換零件或整個主機板,常常要花掉數千甚至上萬元,令人望而卻步。
近年來「手機保險」的風潮應運而生,目的在於抵禦這些「人為意外所致」的高額維修風險。然而市面上關於手機保險的資訊五花八門,電信業者、產險公司(例如富邦產險、國泰產險等),3C 商店或官方直營店都可能提供不同條件的方案,保障內容、保費、理賠範圍各不相同。
為了協助讀者全面理解,本文將詳細整理市面各種手機保險方案的投保方式、常見理賠範圍、不保事項、優缺點、保費試算,以及投保時常見的注意事項與陷阱,並提供一份參考比較表格,讓有意購買行動裝置險或正在觀望的消費者都能有所依據。
1. 什麼是手機保險?投保時機與功能簡述
手機保險,是指針對智慧型手機、平板或穿戴式裝置(多半限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的「人為意外損壞」或「竊盜」等情況,提供維修費用或置換服務,以保障手機在發生保險事故時所需之補償的保險商品。其主要補足原廠保固不涵蓋的「意外情況」,例如:
手機螢幕意外破裂(碎屏、摔落、壓碎等)。
泡水(飲料打翻、淋雨、掉入水中)。
被強盜所致整機遺失。
少數方案還會補償被盜後的盜打費用(含國際電話)。
根據不同保險公司或電信業者代理的方案,保障內容、保險費和理賠次數會有差異。投保時機通常分成三大類:
買新機當下
常見於電信門市、3C 商店(例如德誼、燦坤)等,現場有代辦手機保險的通路。離開該門市後,便無法再補辦該通路的手機保險契約。
買新機後限定天數內
例如買新機後 7 天內(旺旺友聯、國泰產險等),或是 60 天內(AppleCare+)。需持購買手機憑證、於官網網址填寫表單或前往保險公司指定流程檢測手機狀態。
使用中舊機也能投保
少數保險公司提供一年內可投保服務,但通常會要求檢測或上傳購買證明、空機發票等,以確認手機狀況良好。承保之產險公司也可能拒絕保險人曾在非原廠私拆維修的機器。
2. 手機保險 VS. 原廠保固:差異在哪?
不少人疑惑:「我的手機本身就有原廠保固,還需要買手機保險嗎?」其實兩者保護範圍截然不同。
原廠保固
多為一年(依照廠牌不同而有異),僅限「非人為因素故障」。例如:內部零件瑕疵、製造缺陷等屬產品內因問題。
請留意:任何因人為因素導致的損壞(如螢幕摔裂、泡水、外殼損壞)都不在原廠保固內,需要自行負擔手機維修費。
手機保險
多半保障「人為意外損害」,如:螢幕碎裂、進水、搶奪、強盜、竊盜等。
對於較嚴重的損壞,部分保險會提供整新機或新品置換,但會額外收取自負額費用。
保險期間通常介於 1~2 年,也有部分業者可分月繳或以分期方式到 3 年。
若日常生活中常常有「手滑、摔機、意外泡水、手機容易遺失」等狀況的人,或是手機機型價格偏高(3 萬以上),建議可以評估投保手機保險,降低後續維修或重新購買的高額支出風險。
3. 手機保險的常見理賠範圍
以下是多數手機保險會包含或常見的理賠項目:
意外損壞
螢幕裂、面板破損、手機摔壞或外力撞擊壓毀。
進水導致內部零件故障(泡水、潑水、浸液)。
其他人為事故造成的機身損毀(含耳機孔、充電孔、卡槽等部位的故障亦可列入評估原因)。
註:部分方案還包含電池異常耗損或異常性故障的維修補助,但並非所有保險都保障電池。
原機維修或置換服務
若檢測後可以手機維修,通常以原機維修進行賠付;但若嚴重毀損無法修復,理賠方式會以新機置換方式進行理賠,多數方案會要求「自負額」。自負額依手機價位、保單條款內容而定。
竊盜(含搶奪/強盜)損失
如果手機被偷、被搶,手機保險可協助置換新機或整新機,需在48小時內向警察機關報案,保戶通常需先支付自負額,並須提供「警察報案證明」。
盜用費用損失
若手機被盜,在停話前遭人惡意盜打,保險公司可依約賠付「通話費損失」,包含國內電話費及國際電話費用。
大部分方案的最高限額約為 5,000 元新台幣。
理賠次數限制
一般一年內多給定 2~3 次意外維修保障,電池維修可能計入額外次數。
若在同一年度耗完理賠次數,則需等下一年度保險週期才恢復。某些業者保單到期前若已用完 2~3 次理賠,保單也會提前終止。
4. 手機保險常見的不保事項
儘管手機保險專門保障人為意外損壞,但仍存在數個「不保範圍」:
自然耗損、正常磨損或外觀損耗
如螢幕殘影、亮點、暗點、色偏、外殼小刮傷、鏽蝕、日常磨損等。
電池容量老化、電壓不穩導致的效率下降等,多數保單亦不理賠(個別方案若有附加條款針對電池保固,則需看契約內的保險理賠內容)。
私拆、改裝行為造成的故障
若手機曾被非原廠授權之維修中心私拆,或自行替換零件、改裝機體等,會被視為違反保單條款,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非基本配件或周邊損壞
包含傳輸線、耳機、保護殼、周邊外設等。
只要不是「手機本體」的損壞均不在保險範圍內。
手機本身遺失(無法證明是竊盜/搶奪)
單純搞丟、忘在計程車上、「不小心弄丟」而非被偷,通常保險公司不會賠。
若手機被竊或被搶,需能提出警察局報案證明。
戰爭、暴動、核子輻射等不可抗力因素
這些通常是保險業常見的排除責任,不限於手機保險。
少數手機保險不承保翻新機或某些特定機型
保險公司通常會指定只承保新品行動裝置價高於一定數額且為正規渠道購買的新品。若是從二手店購買或是未能提供完整購買證明、IMEI 碼有疑慮等,也可能被拒絕承保。
5. 主要業者與保險公司方案比較
手機保險的投保渠道可分為兩大類:「電信業者代理的手機保險」與「產險公司或 3C 通路自行銷售的手機保險」。此外,AppleCare+、Samsung Care+、Studio A SA Care等雖不算傳統保險,但也是蘋果與三星、蘋果授權經銷商提供的延伸服務或保固,功能與手機保險雷同。
5.1 電信業者代理型方案
以下是常見的四大電信,與其代理產險公司所提供的手機保險條件概略:
業者
常見方案
理賠範圍
理賠次數/年
保費範圍 (月繳)
置換自負額
盜打費限額
中華電信
奇機重現 (指定產險承保)
意外毀損、螢幕裂、泡水、竊盜/搶奪/盜用
每年 3 次 (含維修)
約 288 元/月
約 3,000
5,000
台灣大哥大
新復原者
意外毀損、竊盜/搶奪/盜用,電池不含保固
每年 3 次
約 298 元/月
約 3,000
5,000
遠傳電信
金機救援 2.0 月繳/年繳
意外毀損、竊盜/搶奪、盜用
每年 3 次
月繳 289 / 年繳 3600
3,000~3,500
5,000
台灣之星
手機保險 (指定產險承保)
意外毀損、螢幕裂、泡水,不含竊盜/盜用
每年 3 次
298 元/月
4,000
不含
亞太電信
Gt智慧保鑣
意外毀損、螢幕裂、泡水,不含竊盜/盜用
每年 3 次
298 元/月
4,000
不含
投保時機:多數電信業者需要「購機當下」或「新申辦、續約」時一併加保,否則離店之後便不可再投保。
保費收取:以「月繳」形態綁在電信帳單內繳納,部分有年繳方案(如遠傳)。
理賠次數:意外損壞通常 3 次/年。用完次數後該年度不得再申請。若第三年保單期間已經申請 3 次理賠,也可能使保單提前終止。
5.2 產險公司/3C 通路型方案
假設已經買好手機一段時間,或是網路上購買、非電信行購買,則可選擇直接投保產險公司或 3C 通路所合作的手機保險:
業者
方案名稱
理賠範圍
理賠次數/年
保費 (年繳)
自負額
盜打費用
旺旺友聯
行動電話險
意外損壞、竊盜、搶奪,需檢測手機+購買證明
每年 3 次
約 2,520 元/年 (依機價而定)
2,000
5,000
國泰產險
國泰 x PChome 全機險(升級版)
意外損壞、螢幕裂,不含竊盜/盜用,最高理賠 2 萬
不限次/年,累積上限 2 萬
約 2,580 元/年 (依機價而定)
無整機置換
不含
德誼3C
DE Care (1 年/2 年)
意外損壞、泡水、竊盜、盜用
第一年 3 次、第二年 2 次
第一年 4,200/第二年 3,360 (共 2 年可續)
2,000 (置換)
5,000
燦坤3C
JustCare (月繳/年繳)
意外損壞、泡水、竊盜,不含盜用
每年 3 次
年繳 4,000 or 月繳 338
4,000 (置換)
不含
神腦國際 (保代)
行動裝置保險 (安達產險)
意外損壞、竊盜、搶奪、盜打
每年 3 次
視機價分級:1,000~5,628/年不等
1,000~7,000
約 5,000
易安網
(與部分產險合作)手機險
意外損壞、竊盜、盜打 (保固 1 年可續 1 年)
每年 3 次
約 1,190 元起/年 (依機價段不同)
視機價而定
5,000
投保時機:常見是「買新機 7 日或 30 日內」、「手機使用未超過 365 日」等條件,需看各家規定。
維修方式:通常須至指定門市或指定維修中心,不可自行到原廠維修後再來請求理賠。
可否終止契約:多數手機保險可於合約期間內申請終止,但若取消後就不能重新投保同險種。已繳之保費退款計算須參考保險公司規定。
5.3 AppleCare+ / SA Care / Samsung Care+
蘋果、Studio A 授權通路、三星也有類似保固延伸服務,保障因人為意外損壞而產生的維修費用,相比傳統手機保險,有以下差異:
AppleCare+
購機後 60 天內可加購(包含直營店、Studio A 或線上申請),需檢測手機狀況。
一年有 2 次意外損壞保障,但每次需付自負額:螢幕或後玻璃破裂 900 元,其他損壞 3,200 元。
提供硬體保固與技術支援兩年。擁有「電池保固」是優勢之一,但沒有手機失竊保固,也不理賠盜打通話費。
Studio A SA Care 2.0
一年/兩年期可選,每年 2 次意外損害維修,電池不在承保範圍,但硬體基本保固不限次數。
不包含手機遺失、被盜或盜用。
Samsung Care+
購機後 7 日內,於指定三星實體或線上通路加購。
意外損壞(含螢幕破裂、泡水)可在一定次數內免費維修或僅付小額自負額(依合約而定)。少部分方案也提供竊盜補償。
和保險業者稍有差異,但多半只適用於指定三星機型。
6. 保費與自負額試算範例
為了讓消費者更能感受各家費用差異,以下以「iPhone 15 / 256GB 假設空機價 32,000 元」為例,整理常見方案的平均保費及自負額比對。數字僅作範例參考,實際以各業者最新公告為準。
方案
年繳或月繳費用
自負額 (置換)
竊盜保障
盜打費用
電池保固
意外理賠次數/年
中華電信「奇機重現」(月繳)
約 288 元/月 (3,456/年)
3,000
有
5,000 上限
無
3 次
台灣大哥大「新復原者」(月繳)
約 298 元/月 (3,576/年)
3,000
有
5,000 上限
無
3 次
遠傳「金機救援 2.0」(年繳)
約 3,600 元/年
3,000~3,500
有
5,000 上限
無
3 次
旺旺友聯「行動電話險」
約 2,520 元/年
2,000
有
5,000
無
3 次
國泰產險「PChome全機險升級版」
約 2,580 元/年
不置換(給付 6 成)
無
無
無
不限次/累計2萬
AppleCare+
5,800/2 年 (平均2,900/年)
900~3,200
無
無
有
2 次/年
Studio A「SA Care 2.0(兩年)」
4,690/2 年 (約2,345/年)
2,000
無
無
無
2 次/年
備註:
保費金額僅為近似或部分通路公佈的數字,實際費用會因手機價位區間、促銷檔期、保險公司內部定價等而異。
「自負額」僅在手機嚴重損壞「無法維修」時,或因竊盜而「整機置換」才需要支付;若僅是更換螢幕、輕微損壞可修復,通常保戶多不需負擔額外費用(需依保單條款而定)。
7. 投保流程與理賠申請流程
7.1 投保流程
確認手機狀態與投保時限
若電信門市新購機,當場就可選擇是否投保。
若在網路/第三方通路購買,則留意「購機後幾日內」能申辦、及保險公司是否要求上傳購買憑證與手機檢測影片。
填寫投保資料
通常需填寫個人資料、IMEI 碼、手機價位、購買時間等。
完成後保險公司會審核,約 1~3 個工作天內審核通過,保單次日零時生效。
保單確認
投保成功後會收到電子保單(Email)或紙本保單(實體郵寄)。
內含條款說明、賠償細節、指定維修中心等資訊。
7.2 理賠申請流程
發生事故後,第一時間聯繫保險公司或特約門市
意外損壞:可直接攜手機至保險公司「指定維修中心」或「特約門市」。
竊盜/搶奪:應於 48 小時內報警並取得「警察報案證明」,同時打電話停用該門號,以防盜打。
提出理賠申請
填寫保險公司或維修中心提供的理賠申請表。
準備需要的文件:購機證明、保單、手機受損照片(若有)、警局報案證明(若為竊盜案件)。
檢測與審核
維修中心評估手機故障狀況:可修則維修;無法修則報請保險公司安排置換。
保險公司核定理賠金額後,視情況收取自負額(若需整機置換)。
維修或置換
等待維修完或置換機送達。
領機時可再簽署文件確認。若為整機置換,多半需要繳納自負額。
手機被盜用費用損失
提供盜用期間該門號的電信帳單、盜打細節等,保險公司會依保額上限核定理賠,屬於手機保險理賠服務之一部分。
8. 購買前必知的注意事項與常見陷阱
不保事項與理賠範圍檢查
同樣是「手機保險」,但有的有竊盜保障、有的沒有;有的電池可理賠、有的排除電池。
投保前務必仔細閱讀條款,不要只看業務人員口頭敘述。
自負額與維修次數限制
大多數方案僅在維修不需自負額,但「整機置換」都要付。不同的手機價位會有不同自負額級距,甚至落差高達數千元。
若偏好「維修免自負額」,記得確認是否真的「免收」任何費用,或僅限螢幕維修免自負額,其他損壞需付部分費用。
已拆封或已維修過的手機是否可投保?
多數保險公司明訂「行動裝置未經非原廠私拆或改裝」,若手機曾於非原廠地點維修,可能喪失投保資格。
竊盜與遺失的區別
相當多民眾誤以為「手機弄丟了也能賠」,實際上保險要「被竊、被搶」且具體可佐證,才能申請置換。
單純遺失,保險公司通常不予理賠。
繳費方式與合約終止
有些人圖方便選「月繳」,但若中途取消,可能將失去該保險。請先確認合約中的退費規則或是否能重投。
若選「年繳」或一次繳清,則保險期間內較安穩。若中途不想繼續,也要看保險公司是否能退回部份未到期保費。
利用信用卡回饋繳保費
若是一次繳清,建議可搭配特定信用卡之「保費回饋」,減少支出。部分銀行卡對保費有 1%~2% 不等的現金回饋。
常見問題(FAQ)
Q1:手機保險跟原廠保固有何不同?
原廠保固僅賠「非人為因素」導致的故障,如硬體瑕疵、製造缺陷;但手機保險保障「人為意外」,例如摔裂、泡水、被竊等,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範圍。
Q2:手機已使用超過一年,還能投保嗎?
依各保險公司規定而異。多數手機保險要求「買新機 7 日內或 30 日內」投保,少部分可在購機 365 日內投保,但需要手機檢測與發票證明,甚至要求手機無任何損壞或非授權維修紀錄。
Q3:手機被偷了但沒有報警,能申請理賠嗎?
不行。大多數保險條款要求 48 小時內報案並取得「警察事故證明」,以證明是竊盜或搶奪事件。單純遺失或逾期報警通常不能理賠。
Q4:聽說手機保險還能賠「盜打電話費」,是真的嗎?
是的,部分業者或產險公司有包含「盜用費用損失」保障。若手機在被竊後 24 小時內遭盜打,經證明可獲得最高一定金額(如 5,000 元)的通話費補償。需在手機失竊後立即向電信業者辦理停話並報警。
Q5:若手機只是一點小刮傷或外觀輕微磨損,也能理賠嗎?
一般小刮痕、正常使用下的磨損、外殼髒污或老化屬「自然耗損」,通常保險不理賠。保險比較在意「功能損壞」或「面板碎裂」等意外情況。
Q6:投保後可否取消?若我已繳 1 年保費還沒用到,能退費嗎?
若合約有明訂,可在保險期間內申請終止合約,但退費算法依各保險公司規定。有些按「短期費率表」計算退費,費率並非單純按月折返,有可能僅退回少部分金額。
Q7:我的 Android 手機(或平板)也能投保嗎?還是僅限 iPhone?
絕大多數手機保險對 Android 與 iOS 手機皆開放,但會依「手機空機價格」計算保費。少數廠商僅針對 Apple/Samsung 特定機型,有些也涵蓋智慧手錶、平板。購買前要查明是否涵蓋你的機型。
總結
智慧型手機價格不斷走高,尤其是中高階機種與旗艦機,維修成本動輒數千至上萬。「手機保險」便成為許多人降低意外風險、確保經濟損失不至於過重的保障措施。不過,市面上的手機保險類型眾多,投保時需留意:
保障範圍是否包含泡水、摔裂螢幕、竊盜搶奪、盜打費用等。
保費與自負額是否合理,可依自身手機價位及風險習慣做選擇。
理賠次數一年最多幾次?是否含電池維修?
不保事項先行確認,尤其遺失、自然老化不理賠。
對於經常摔手機、在戶外或工作環境中容易出現意外風險,或是想讓昂貴手機多一層安全網者,可以考慮投保一份手機保險;反之,如果過去幾年幾乎從未摔壞或泡水,可以根據預算與風險承受度衡量是否需要保。
資料來源
新復原者專案- 享電信帳單最高17%金額回饋- 台灣大哥大
【行動裝置險】| 遠傳保代
iPhone 摔壞維修好貴!14 個 手機 保險 方案比較+花費試算 – InsFeel 保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