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不是病,但痛起来真要命!如何科学应对?
在宁静的夜晚,正当您沉浸在梦乡之中,小腿却突然「任性」地收缩起来,那种突如其来的疼痛会瞬间将您从睡眠中唤醒。又或在激烈的运动后,大腿肌肉仿佛被无形之手紧紧握住,让您难以动弹……这些场景,它们都共同指向了一个十分常见的健康问题——抽筋。
抽筋是什么
抽筋,医学上通常称为「肌肉痛性痉挛」,是指突发的、间歇性的肌肉不自主收缩,伴剧烈疼痛,发作时可明显感觉到肌肉僵硬。症状可持续几秒到数十秒钟,多在游泳、睡觉或剧烈运动时出现。抽筋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大多数研究认为,它可能与神经或神经肌应激阈值降低有关,导致肌肉的神经行动频率突然增加,进而引发肌肉强直收缩。
为什么会抽筋
对于腿抽筋,很多人认为是缺钙引起的,所以不少中老年人腿一抽筋,就盲目吃钙片、喝骨头汤。其实,抽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缺钙只是造成腿抽筋的众多因素中的其中一个原因。除此之外,过度运动、血液循环受阻、寒冷刺激、一些影响肌肉和神经的功能的疾病,以及部分药物的使用不当等都可能会引起肌肉痉挛。
当抽筋发生时,人们总捶、揉、按等各种动作轮番上阵,但是这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液循环,并不能放松肌肉,抽搐着的部位依旧疼痛难忍。
抽筋时怎么办
手指抽筋:可以先握紧拳头,然后用力伸张,迅速重复数次,直至复原为止。
手掌抽筋:首先,双手手指交叉握紧,反转掌心向外,用力向前伸展,多次运动后即可复原。
脚趾抽筋:将腿伸直,用抽筋的脚趾抵住另一只脚的脚跟,抬起未抽筋的脚,尽力向后压抽筋的脚掌。
小腿抽筋:夜间发作时,需立刻坐起,把腿伸直,双手用力将脚掌向脚背方向掰,或马上起床走动,忍痛用患侧足前掌向下蹬地。
大腿抽筋:弯曲膝盖,置于胸前,双手抱住小腿用力收缩数次,然后将腿伸直,如此反复多次即可。
如果抽筋频繁发生,或者伴随有剧烈疼痛、肌肉红肿、持续不缓解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
如何预防抽筋
为了有效预防抽筋的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适当运动:加强身体锻炼,特别是针对经常使用的部位如腿部、脚踝等,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伸展。这有助于增强肌肉的弹性和韧性。
2.补充水分:在进行剧烈运动、长时间站立或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要特别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因脱水而引发的肌肉抽筋。
3.补充营养:饮食中可以适量增加富含钙、镁、钾等矿物质的食物,如牛奶、豆类、海产品等。这些矿物质对于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4.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在工作还是休息时,都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并适时变换姿势以减轻肌肉压力。
5.按摩和拉伸:适当的按摩和拉伸可以缓解肌肉紧张状态。建议在运动前后进行充分的拉伸和按摩,以保持肌肉的柔韧性和弹性。
6.避免疲劳和过度使用:避免长时间的重复性活动或过度运动,给肌肉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7. 注意保暖和补充钙质:建议老年人在晚上睡觉时注意保暖,并适当补充钙质以维持骨骼和肌肉的健康。
抽筋虽然看似小事,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应对,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希望我们都能远离抽筋的困扰,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健康无小事,让我们一起关注身体的小信号,共同守护健康。